在海邊一家,有一中一少,似父似子,似朋似友,似師似徒。引水是媒,借咖啡為由,以酒作樂,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不分夜晝,引以為樂。
一日,傾談之間,以龍為題。
受者:子知龍否?
學者:然。吾嘗學圖騰,知始古人氏,以常物為神,作圖拜之。常者為羊,則神羊,常者為牛,則神牛。然中國人所神,鹿角、鷹爪、蛇身、魚尾,則融大民族之圖騰,終為一家,此謂龍也。
受者:子知其形,不知其性。乎龍者,潛伏於水,隱匿深淵,其身之弱,魚之不及,如擱於岸,不能生,為隹蟲腹中之物。
學者:《聊斋誌異》載龍,撒米入海,以為蛆,恐入鱗,逃逸四散,所以舟船得過。以龍之尊,竟畏卑微。
受者:龍無勢者,不如微物,潛於海洋,靜待時刻。一日雷電交加,風雲色變,巨浪滔天,乘勢而起,騰雲駕霧,浮沉於清風白雲,或抑或揚,或浮或隱,傲遊千里之際,徘徊九州之間。若乎君子,有何異哉?人在平時,與常人無異,唯舉世混濁,君子仍見。山不高,不知松柏之毅,歲不寒,孰知梅香撲鼻?是故君子貧而不墮青雲之志,老而無忘少年之思,日夜自省,不息自強。吾今以龍說,志君也。勸君勤勉,莫忘初衷,思念一致,一日乘勢,是為君願矣,無勢可乘,亦無後悔之思。
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