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一樣的困惑,比如在自己的小家鄉多麼壓抑,感覺自己的一生不甘心這樣度過,自己的工作多麼不滿意,不知道該離開還是拔地而起去反擊。你問我,我也不知道你應該怎麼選擇,人生都是自己的,誰也無法代替你做怎樣的選擇。

在我取得自己DSE成績表的那個瞬間,我回頭看了一眼課室裡坐著的各種愁眉苦臉的同學,並且舉起手機黑屏幕照了一下我自己的臉,一股“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氣息冉冉升起。並不是說一定要進大學才厲害,進得了大學也不能擔保你一生平安,我是想說,只有勇氣才能讓自己作出改變。

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越活越內向,越來越自閉,越長大越孤單,以至於滋生了“換個新環境,我這種性格估計也不會跟其他人相處融洽,所以還是待著忍忍湊合過算了”的思想感情。與其說自己自閉,其實就是懶,不想突破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安全區域,是一種非進非退的灰色地帶。於是大家都活在了對別人的羨慕嫉妒恨與吐槽抱怨生活不得志中,搞得剛畢業的學生都活得跟30歲一樣。

《拒絕平庸》裡有一句話:很多時候我們為什麼嫉妒別人的成功?正是因為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又不願意去做,然後又對自己的懶惰和無能產生憤怒,只能靠嫉妒和詆毀來平衡。

其實走出去不一定非要走到什麼地方去,而是更強調改變自己不滿意的現狀。有人問我那你常說要堅持,天天跑出去怎麼堅持?其實要堅持的是一種信仰,而不是一個地方,如果你覺得一個地方讓你活得特別難受,生活得特別憋屈,除了吐苦水和壓抑沒別的想法,那就要考慮走出去。既然夢想失敗了,那就換一個夢想。不能說外面都是大好前程,但肯定你會認識新的人,有新的機會,甚至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很多人覺得人生走不下去了,首先需要思考下是不是自己能力有問題,是否自己不夠努力。若然不是,人生路上的合適不合適,也有很多可能性和干擾因素,不僅僅是能力的事,誰說他在這裡干不好,去別的地方也不行呢?想想,真的是這樣,生命中總能找到一個屬於你的角落,和跟你同樣落魄的人。有時候走出去不僅僅是找到新機會,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樹立起人生新的自信與歡樂。

魯迅《故鄉》裡有一句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別在同一個地方折磨自己太久,別跟自己長時間過不去。出路出路,走出去了都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