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我是不能喝太多咖啡的人,我不喜歡咖啡因讓人產生亢奮的感覺。我認為身體自有機制,會因情況自我調控,不必依靠外物,胡亂服食,會造成依賴、免疫,適得其反。雖然咖啡我只願淺嚐數口,但與咖啡確實頗有淵源,結果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我是懂咖啡的人,遇到咖啡問題,都會向我請教。

我與咖啡的故事始於我中學四年級左右,那時候在我眼中咖啡是父親每天早上用水兌咖啡沖劑所沖成奶啡色的液體,很甜,帶點奶味與苦澀。

我的堂兄年長我很多,我視他如兄長,便叫他「大哥」,那時他兼職在餐廳水吧工作,負責處理飲料,所以會沖咖啡、調酒、調汽水。見面時他往往會把餐廳工作時的所見所聞都與我分享,有一次聽他說咖啡。

「會喝咖啡嗎?」大哥問。

「就是水兌沖劑那種......」我悻悻地說。

「那種咖啡可以喝嗎?我說把一粒粒咖啡豆經過研磨、沖泡出來的那一種。」
「我不會。」我搖了搖頭。

「記住!高尚的人只喝這些!懂喝的人不加奶!齋啡!」

「加糖嗎?」

「不加糖!這樣會破壞咖啡的味道!」

「不會很苦嗎?」

「喝咖啡的人就是要喝他的苦!然後回甘!」

「所以我要在咖啡館點咖啡,要點什麼?」

「是一個真男人就要點特濃咖啡!因為他特苦!男人就是要吃苦!」

自那次起在我印象中,咖啡就是高尚的、有品味的、很苦的。

基於是高尚而又有品味的飲品,自然聯想起價錢昂貴。誠然,比起一般可樂雪碧,咖啡確實貴出三至五倍,這對於還是用水壺煲水為主的我而言,實在貴得超乎想像。

但昂貴不能消除好奇,因為我也想證明自己是「真男人」。

終於有一次經過大商場一間連鎖咖啡館,帶好了錢便鼓起勇氣走進去點咖啡。當時在收銀處看著琳琅满目的咖啡名,而且還是英文,登時呆了。

直到店員友善地問我要什麼,我尷尬地細聲說:「要一杯......特濃咖啡。」然後付了錢。

不一會在Bar枱取咖啡時,是一杯用小杯裝著的濃稠咖啡。我有些高興,又有些傷心。

「先生,要加奶嗎?」可能店員怕我喝得太苦,就友善地問。

「不用!」我堅定而大聲,果斷地回答,把店員都嚇了一跳。

我找位置坐好,看一看小杯,定一定神,然後又稍有遲疑,最後眼神堅定,一手提起咖啡,淺嚐一口。那時第一個感覺是:很苦!

苦澀得難以形容,濃郁的黑咖色液體表面有一層油,很難讓人喝了一口,又接著喝一口。但付了昂貴的價錢,喝了半杯不喝,實在過意不去。於是稍坐片刻,硬著頭皮把另外半杯也灌下肚,豈料更苦,一來涼了,二來杯底沉澱更多咖啡,終於把我苦得眼冒金星,立即衝去便利店買水漱口。

但隔日回校,便在同學面前大談喝咖啡之道:只喝特濃咖啡,而且不加奶、不加糖,吃得苦中苦,這才是真男人的喝法。一番言之鑿鑿,把同學們都說服了,大家都點頭稱是,說要找一天去試喝。

後來有一次對一位較有家底也更有見識的朋友大談喝特濃咖啡的真男人之道,他笑著說:「口味因人而異吧!太苦的咖啡我可不喝,我平常都在喝牛奶咖啡的。」

「有不苦的咖啡嗎?」我十分驚訝。

「不是不苦,是可以接受的苦,改天與你一起試一試吧!」

於是找了一天相約在那連鎖咖啡館見,他便替我點了一杯Latte,他點了一杯Cappuccino。

兩杯都是用牛奶沖成的咖啡,Latte少奶泡,咖啡師還在咖啡上拉花,拉出一個心形,非常可愛。而Cappuccino奶泡很厚,沒有拉花。

「我喜歡吃奶泡,軟綿綿的比棉花糖更鬆化,你試一口。」他用小匙在奶泡上挖一口讓我試。

我嚐了嚐,除了微弱的奶味,沒其他味道,如同吃空氣。「也讓我嚐嚐你的咖啡味道如何。」我又接著說。
「呀!不用,Latte與Cappuccino的咖啡是一樣的,味道也一致,只是奶泡不同,Latte薄些,Cappuccino厚些。」

「難怪價錢一樣!」我恍然大悟。

我懷著上次特濃咖啡的陰影,淺嚐一口眼前的Latte,奶香入口,隨之而來是咖啡香氣,不會太濃,也不算太苦,這一次之後,才不再抗拒咖啡。也意識到自己見識的淺薄。

在咖啡館裡除了談了談咖啡,也談學校功課,交流想法、意見,不覺數個小時,最後日暮西山,我們才揮手作別。

我很喜歡在咖啡館與朋友喝著咖啡聊天,那是一種寫意的感覺,也漸漸形成我後來很喜歡慢生活節奏。

那次之後,我每逢約朋友,都約在那連鎖咖啡館。那時同學背景相約,都是基層出身,接觸咖啡的自然不多,每次我帶他們到咖啡館去,他們都耳目一新,於是在中同間就有了我好咖啡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
香港的大學生活,流傳著大學四件事,就是讀大學後必做的事情:一,拍拖,談戀愛;二,住Hall,住宿舍;三,上莊,參加學生會;四,Part Time,兼職。大學的生活,其實看重時間管理,分配理想的,就可以兼顧學業、社團、朋友圈、愛情和收入。當然這是非常理想的說法,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側重,我就忽略了學業與社團,就為了做兼職。

大一入學後時間鬆動,自然會想在課餘時間工作。那時候沒什麼工作經驗,所以求職信寄出不少,就是沒有回音,一個多月後,中學常去的連鎖咖啡店有招聘廣告,即場面試,於是見了見經理,即場錄取。那時候上班之前,要上三課訓練課程,第一課學公司背景、特色、文化,也學交流技巧,談吐舉止,第二課學收銀,也學應變突發事件時的應急措施。第三課學品嘗咖啡與沖咖啡。

沖咖啡學以咖啡機沖兩杯最基本的Latte與Cappuccino。做法很簡單,在Espresso上加入熱奶即可。
Latte與Cappuccino成份一樣,就是奶泡比例不一樣,Latte奶泡較少,按公司規定,就是鮮奶上6毫米高奶泡。當然,厚度適中的Latte奶泡很適合拉花,所以基本上拉花的牛奶咖啡,以Latte居多。

而Cappuccino奶泡與鮮奶比例為一比一比例,當然比例可以應客人要求調控,較多奶泡稱為Dry,較少奶泡稱為Wet,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至少我工作了大半年,也沒有聽過一個客人要求Dry或Wet的Cappuccino。

造成奶泡多與少的關鍵是咖啡機上的蒸氣加熱棒,我們用定量牛奶倒入鐵量杯,然後把加熱棒置入牛奶蒸煮,一開始蒸煮時頭幾秒「之之」聲很刺耳,這也是最關鍵的幾秒,奶泡質量是否棉滑纖細就在於此,當然這很憑感覺與經驗處理。一般而言Latte需注入4到5秒蒸氣,Cappuccino需要6到8秒,蒸氣在數秒差異,就造成了兩杯不一樣的咖啡。

為了增加味道,Latte與Cappuccino可以加入不同Syrup,我印象較多人加入的是楓糖漿、雲呢拿糖漿、榛子糖漿、朱古力糖漿、草莓糖漿。想加入更多花巧,更多新鮮感,不妨一試,當然,加糖漿要加錢。

而學習品嚐咖啡,導師說有四個步驟,望、聞、喝、談。望很易理解,就是觀察咖啡成色;聞是聞咖啡蒸氣味道;喝是趁熱品嚐,因為熱的緣故,要像日本人呷茶一般,連咖啡連空氣吸入,發出吸啜聲喝咖啡,借吸入的空氣冷卻咖啡。咖啡味道隨溫度改變,尤其酸度,所以建議一律25到30分鐘內喝完;談是喝完後與身邊的人討論,表達對該咖啡意見,集思廣益。

完成一系列實習課程後開始工作,除了基本的兩杯Latte與Cappuccino外,開始接觸更多不同咖啡,最基本是「真男人的考驗」特濃咖啡Espresso,一個小杯盛著一口,如果用俗稱子彈杯的玻璃Shot杯觀察,基本上明顯分開三層,面層薄薄一層是咖啡油,主層是咖啡心,最底薄薄一層是咖啡底,最為濃郁,主要是咖啡豆沉澱物。

因為濃度問題,很多客人不會直接飲用,見過一杯冰,倒入一到兩Shot再飲用。當然咖啡店本身也提供另類飲法,Espresso Con Panna就是在一杯特濃咖啡上加上鮮忌廉。

Espresso是咖啡的核心,各款咖啡的變化都是來自Espresso,例如之前常常提及的
Latte與Cappuccino。

和Latte與Cappuccino做法、成份一樣,只是奶泡不同的還有一款咖啡叫Flat White,但奶泡要少要薄,泡顆要棉要細,才是最好的Flat White。

牛奶咖啡也有較複雜的Macchiato系列,Espresso Macchiato和Caramel Macchiato,都是我那時工作時最喜歡製作的咖啡。先蒸煮好牛奶,奶與泡分開,再加入Espresso,然後把奶泡蓋上鮮奶上。
Caramel Macchiato做法類似,先加入雲呢拿糖漿,再加入已蒸煮好的牛奶,最後加入Espresso,在奶泡上加入焦糖漿,可以拉成圖案,典型圖案是橫七直七外加兩圈。不論外型討好,味道甜蜜蜜的,很討好女性客戶。

另一杯很受女性顧客歡迎的是Mocha,朱古力咖啡。先加入朱古力糖漿和特濃咖啡,再加入蒸煮至74到77攝氏度的熱鮮奶,最後在奶泡上加上鮮忌廉。一杯有甜味朱古力的牛奶咖啡,而且有表面的鮮忌廉,難怪廣受女性歡迎。

Espresso除了加鮮奶外,還可以加水,當然在傳統歐洲人尤其意大利人眼中,這是下流的沖法,但隨著文化拓展,加水的咖啡也開始接受。我在店裡學到的有兩種:Americano和Long Black,分別不大,Americano是先加入Espresso再倒入熱水,Long Black是加入熱水再倒入Espresso,前者融合較好,後者咖啡油較突出,味道較香。而據我觀察,Americano最多韓國人買,不過主要是冰的Americano,基本上我那時只要見到韓國人入店,我就已經開始沖Americano了。

店主其實還有很多不同咖啡,例如Brew Coffee、Ristretto Bianco、Matcha Espresso Fusion、Vanila Macchiato。年代久遠,我實在記不起製法,而且偏冷門,也很少人點,所以很少機會製作,可能也因此印象不深。

而除了咖啡,也有其他飲品,Latte類的茶很多,如Chai Tea Latte,中東人常點。製法簡單,半杯鮮奶、半杯水,還有數泵花草茶濃縮液。很濃草藥味,異國情調十足,但我不喜歡,同店的同事也直言不懂享受。

還有較日式而較合適香港人口味的是抹茶鮮奶,Matcha Latte和日式焙茶,Hojicha Latte。在鮮奶上加上茶粉後蒸熱即可,做法簡單,但綠色或棕色的奶色把用具弄得骯髒,清潔很麻煩。而且我也不喜歡喝這兩杯,主因是太甜。

早上時English Breakfast Tea Latte最多外國人點,是English Breakfast Tea紅茶包加半杯熱水及熱鮮奶沖成,而我往往會提醒客人茶包泡5分鐘即可。後來發覺沒人跟從,就索性不再提醒。其實茶包浸泡太久,味道會變苦。

夏天時星冰樂Frappuccino Blended Beverage最多人點,工序繁複,倒入量好的奶,加冰,加入糖漿,加入星冰樂溶液,(星冰樂溶液加入了會讓星冰樂的冰碎更柔滑,我試過有一次忘了加,發覺冰碎搞拌後揉成一團,根本沒法用吸管吸食),然後搞拌成碎冰,上杯後再在飲品上添上鮮忌廉及糖漿,還要蓋上透明球形蓋,並連吸管奉客。每一款星冰樂有不同糖漿要記,我大概一數就有十五種左右,常點的有四、五種,每次客人點星冰樂我都大感頭痛。有時有些客人想星冰樂更為流質,會要求多搞碎一次,結果就更忙了,在閑時還好,但店舖設在住宅區,附近又有商業區,早上、中午放飯時間、下午茶時段必定爆滿,付款隊伍排出門口,初時工作,壓力太大,很容易會手忙腳亂。

做過咖啡店後發覺,如果一間餐廳人手不足但客量過熱,就絕對不可光顧,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出餐速度與食物質素不會太好。

冰搖茶也是夏天的常客。其中有一杯味道非常好,但點的人卻不多,叫紅西柚蜜糖紅茶,Black Tea with Ruby Grapefruit Honey。先加入西柚蜜糖醬,然後是一半紅茶一半水,再加楓糖漿,最後加冰,全加進Shaker後搖十下即可。Shaker搖法也講究,分上中下搖,所以搖法是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共十下,我很喜歡這個帶節奏的搖法,因為很帥,看上去很專業。

在這公司工作過,也知道一些淺規則。其實客人可以在咖啡店裡寄存杯子,店員會有一個櫃專門作寄存用,而且用寄存的杯裝咖啡,會便宜一點。因為咖啡文化源自外國,所以公司指定要同事多與客人溝通甚至聊天交友,所以如果有客人投訴員工工時與客人聊天耽誤工作,這是投訴無門的。咖啡店文化定位是休閑放鬆的地方,如果有客人入店但不買任何東西,員工也不能趕客。我工作時就經常見到同一個人每到下午就到店內睡覺,至到晚飯時間離去,我們都無可奈何。

大學大一時基本上都在咖啡店工作,半年上下,基本上都把熱門的咖啡沖法、味道、特性都學會了,對咖啡確實有了較牢固的基礎與認識,當然仍有很多專業術語一知半解,但比一般大眾認識更多。大學同學中有喜好咖啡的朋友多半來向我請教,我也盡量解答。但正如我說過,我是不太喜歡咖啡的,而店內規定,每為店員每天可選一杯予自己喝,我在夏天時選冰搖紅西柚蜜糖紅茶,在冬天時選雲霧綠茶。

結果交心的朋友笑稱:身在福中不知福。

(下)
大學時在咖啡店的兼職,確實讓我生色不少。很多人為了學沖調咖啡而上很多課堂,花錢花時間,而我則是一邊工作一邊學,還有薪水。雖說不能稱得上專業,至少會沖調,可以分辨出咖啡煮法,這在大眾對咖啡一知半解的香港,已經相當超前。

可惜在連鎖咖啡店中接觸的咖啡豆不多,好不好喝就不會分辨了,始終在香港,咖啡文化尚淺,速食文化又深,莫說顧客不懂欣賞,連烹調的也不敢說懂。

我在歐洲各地生活時算是擴充了一點對咖啡的認知,也擁有了更多我與咖啡的故事。歐洲人愛好咖啡是刻板印象,也有咖啡文化不強的國家。其實很容易分辨,咖啡文化不強的國家,當地會有來自美國的咖啡連鎖店,例如希臘。而咖啡文化強烈的國家,外國咖啡店根本沒法入侵,他們民族意識強烈,由衷不屑於外地咖啡文化,例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意大利。而其中位於中歐的德國、奧地利較模稜兩可,他們有自己國家品牌,但也處處可見美國咖啡連鎖店,這於國情有關,他們對外較為開放,所以在歐洲國家中經濟、工業發展一直出類拔萃。

但在有咖啡文化的地方喝咖啡,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就是咖啡店太多,選擇困難,加上良莠不齊,一家外觀裝修吸引的咖啡店可以非常難喝,一家老店日久失修卻可以喝上一杯上口咖啡,這都要看運氣。如果要保險一點,可以喝當地的咖啡連鎖店,一定中規中矩,沒有驚喜,也不會失望。而最讓人失望的是那些在倫敦、馬德里、巴塞隆拿、布拉格、里斯本、薩爾斯堡、維也納等大城市的百年老店,裝修富麗堂皇,價錢偏貴。常常打著名人效應,如巴塞隆拿的四腳貓咖啡店,標榜當年畢加索等藝術家常常聚首之地。遊客們通通慕名而來,結果都失望離去,不論食物、咖啡質素都太差,可能名號太好店主因驕傲鬆懈了;也可能客人太多,店員接應不暇所致。

那時在奧地利由西面的因斯布魯克穿過薩爾斯堡到東面的維也納,過程不斷試不同的咖啡店。除非店內有我未見過的沖調法,否則基本上我都是統一點Flat White作為對照參考。而讓我驚訝的發現,我認為最好喝的咖啡,竟然是當地的咖啡連鎖店。他們的咖啡豆味道最豐富、又帶有層次,讓我印象最深刻。估計他們是混合了不同類型的咖啡豆而成的。

去到北非摩洛哥,當地人可能受了對岸西班牙與曾經的統治者法國影響,摩洛哥人也很愛喝咖啡,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在簡陋的咖啡店內坐滿了客人,大家都呷著手上的小杯咖啡。他們喝的是濃濃的一小杯Espresso,味道很古怪,有些咖啡店會加入當地香草,口味很異國風情,有Chai Tea Latte的感覺,但就是不喜歡,淺嚐即止。

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回到西班牙的巴塞隆拿,便慰勞自己,在市中心一家裝潢華麗的咖啡店喝上一杯咖啡。藍山咖啡聞名遐邇,牙買加的名豆,產量很少。為了一嚐其味道,破天荒點了杯濃濃的
Espresso。原來藍山咖啡味偏酸,苦澀味道不多,而我很怕酸的咖啡,只好苦著面兩口乾了,留下帳單與苦笑。

有一次遠去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小鎮作一日遊,逛累了就在一家古樸的小咖啡店內休息,吃一點小點心,喝一杯咖啡,打開餐牌心有所感,點了杯Latte Macchiato,正品嘗間,天氣忽然陰暗,不久竟下起雨來,我坐在窗邊的小桌,呷著暖暖的咖啡,看著窗外雨景,雨點淅淅瀝瀝地下著,聽著店內輕快的捷克音樂,忽然之間,手上的咖啡也變得更有味道。

有一次在德國科隆寄住民宿,在郊區與一位德國老人同住,他很有禮貌,可惜不會英語。於是把小兒子叫回了家接待客人。兒子跟我差不多年紀,樣貌爽朗明亮,一家人非常客氣。每到早上小兒子便到我房前敲門說邀請我同食早餐。我戰戰兢兢地入席。他們的早餐很簡單,和好的白麵團撕成一個個小圓球,壓成餅狀,然後放到火上去烤,即烤即吃,他們會配上芝士,芝士是當地特產,不是香港超市買的那一種,對我而言味道很怪。我還記得每次他們都會用水壺煮一壺熱咖啡,我們邊吃邊看著水煮沸,發出咕嚕咕嚕的水沸聲。小兒子手快,搶著為大家斟咖啡,我喝著暖咖啡,感到一絲家的感覺,那種溫暖、舒適。

香港咖啡連鎖店大行其道,反映香港的咖啡文化仍在探索當中。在大圍、觀塘、深水埗一帶就有各式各樣的咖啡店,每逢週末下午時段,店外就會大排長龍。那些咖啡店裝修各具特色,文青風的、高檔風的、簡潔風的、工業風的、甚至土耳其異國情調的,小食五顏六色,賣相精緻特別;一杯Latte的Latte Art非常精妙,拉花可以非常複雜,造型十足,另人愛不釋手,不斷拍照,久久不肯入口,即使食物咖啡涼了,也置之不理。

我是不會去這些咖啡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太多。咖啡店本來就是寧靜的、放鬆的、慢生活的,人多嘈雜,擠擁不堪,最怕是香港人常見的「搭枱」,即是客人太多,要與陌生人拼桌,分享一張桌子。結果幾個陌生人擠在一張小桌子上,互相乾瞪著眼睛,與身旁朋友閒談、分享心事,鄰桌都聽得一清二楚,何況那個跟你「搭枱」的人。

最有趣的是,有時人多排隊,店員便說一張桌子限時數小時,不續點就請自行離開,這也讓我火冒三丈,香港人稱其為「俾錢買難受」,付費消費卻換來不愉快。

正因為香港人對咖啡文化太淺薄,香港咖啡店深明其道,所以著重店內環境,食物飲品外觀,務求光彩奪目,吸引眼球,至於原本最重要的咖啡質素方面,便不太下功夫,一是節省材料成本,二是反正客人喝不出來,喝得出來的不會來。香港人會做生意,因為他們很懂得捕捉消費者心理。

而放眼香港,除了某幾間酒店及專門沖調精品咖啡的專門店外,元朗有一家咖啡店是懂咖啡的,店家很小,裝修簡潔,杯具卻很講究。咖啡豆是自己私下研究調配的,符合本地人口味。而且咖啡師身上均有數張專業證書,又曾在國際比賽中榮獲殊榮,牌面上也有一點保障。較特別的是他們提供一種虹吸咖啡沖調法,咖啡被高溫高壓壓迫,呈反地心引力地向上積聚而成,我第一次去時可謂大開眼界。而他們的成名作Irish Coffee曾獲獎項,我試過一次,會讓人有衝動再叫一杯,我去過數次,水準依舊,實在難得。而更難得的是店員對咖啡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我試過因應餐牌問問店員意見、看法及推薦,他們都對答如流,看來對咖啡至少有一定認識。

有些朋友作為一杯咖啡,定價太貴,不值得喝。我認為買一樣東西,價錢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當中的性價比。如果你付出的價錢,得到相應的價值,那就「值得」。而放眼精品咖啡的價錢,他們的定價只是略貴一點,因為他們貴在虹吸煮法。而且在香港難得可以找到一家如此認真對待咖啡的咖啡店,實在很少了,他們貴一點點,就當是支持香港的咖啡文化,而不是良幣被劣幣驅逐,這點對香港而言,實在過於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