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經營網誌後開始,每年最後一天都會寫一篇除夕雜感,一來是懶想題材,二來也為自己過去一年作一點反思與總結。

今年最感到滿足的是完成了我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浪》,寫了一年九個月,共三十八章,非統計數字下約十多萬字。今年寫完後記的那一刻仿似放下心頭大石,但內心又立即顯得空蕩蕩起來。不過短期內我也不會再寫小說了,因為在寫《浪》的途中累積了很多散文、影評想寫,當然我會再寫連載小說,基本上我內心早已組織了兩部小說想寫,一部輕小說、一部中篇小說。至於何時下筆,就視乎我什麼時候寫悶了散文、影評吧。

寫作人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有點敏感多變。

每年離開香港數月,到處走走,已是我過去的常態,今年原本打算12月到挪威小住一會兒散心,可惜疫情影響,很多計劃被擱置,我也留在了香港休息。我內心對世界是渴望的,
這情感德國人叫Fernweh,思念遠方的意思。

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是自由的遠方,有詩、有田野。疫情沒法捆綁住一個人的,人在精神上,只要願意,永遠都是自由的。

天蒼地茫總是讓人心醉,我在漫遊的過程中實在成長了很多,抗疫力、應變力、決策力、社交能力,慢慢地獨當一面。但在享受得著的同時,漸漸心靈上也形成了盲點,例如自我中心、沒有責任感、缺乏集體榮譽感。當一個人漸漸獨立,也會很容易自我孤立。

我得到這個結論,歸咎於今年沒法外遊,及時發現問題,對我而言是很幸運的。偶爾停下急行的腳步,是一個可以走得更遠的調整。《孟子》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做事能收能放,不徐不急,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所以改善自身的人格缺陷,成了今年最大的功課。

改善人格是一個很難的過程,今年學習各國歷史,看中史、古巴史、美國史、英國史,就是想借鑑前人經驗。就歷史書而言,我個人見解是少看為妙。資料稀少,真假難辨。歐洲歷史殘缺,記載混亂,矛盾很多。中史按傳記、年紀記敍,情況較好,但文妖太多,腐儒當道,也很沒意思。中史上有兩本著名史書,一本《史記》,把歷史當小說寫;一本《資治通鑑》,盲目追求復古。

一位老一輩朋友知道我看這些書之後很是生氣,認為不應多看,怕我越看越笨。我解釋說,我是學習去看時勢、明是非、辨人性。他鬆一口氣,建議說:「看完之後,要把所有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一概忘掉。」

未來是沒法預測的,了解過去只是要針對現在,認識歷史是為了看透時事。如果單純沉醉歷史書中,只不過是一名讀死書的書呆子。我們學習去觀察時代的流動,內心一定要有定性,不要被潮流所影響,要思考,要批判,避開媒體煽動與狂熱運動,而建立個人獨立思想。中史中姜太公、諸葛亮、王猛等,躬耕田野,坐觀天下成敗,所以他們可以成就大事。

歷史上只要有人反人性,那怕當時寂寂無名,日後都是狠角色。

重點是忍耐與等待。

我總是對這個潮流趨之若鶩,因為我怕被迷惑。流行可以是假的,它不但不新鮮,甚至陳舊。那麼在變幻的時代裡,人的一生中有沒有一個核心的東西,是可以堅持,而不為影響的呢?

有人說是「求真」。我覺得太不務實,人不應求真,因為人命不夠長。人的本性總是有求真精神,但太過理想化,理想化所產生的言行就是知識份子的盲點。我認為人可以不斷鞭策自己,但不要把人生弄得過於複雜化。

就我看來,負責任地發掘自我、完善自我,在一些自己熱愛的東西上全誠投入,去行動、去學習、去思考、去批判、去創造,你就會了解自己的標準。人在實踐的途中目標總是會變形的,然後就會明白,良好的實踐就是目的本身。

自己為自己打造的價值,就是一個可被依靠的核心。

很多人好奇我這年在香港都在做什麼。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事情,就是享受時間被浪費。反正一些事情沒辦法被改變,內心鬱悶不過是為難自己,不如快快樂樂地過吧!看新書、看新電影、聽新音樂、找新的娛樂、到處飲飲食食。

最近數個月因為嘴饞的緣故,一向瘦削的我,竟然也慢慢長出一個小小的肚腩,四肢如舊幼細,偏偏鼓起一個肚子,也讓我不禁發笑。今年發現身邊的朋友有些都肥厚起來了,胖嘟嘟的也越來越有趣。歲月如梭,朋友們年輕的曾經也漸漸成熟起來,但唯獨我好像越來越幼稚。劉備當初有髀肉之嘆,我捧著我的小肚子也是百感交集。

2020年對我而言是迷惘的一年,但我很慶幸自己把時間用得最好了。2021年會是怎樣呢?我總是懷著希望去期待它。正如大仲馬所說,人類的智慧來自希望與等待。

在此祝各位除夕快樂!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