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我不是顏控或外協, 只是剛好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最近認識的一個男生(eye candy)有點吸引。利申: 今時今日的我是個faithful但不算很好的女友。
後來又見了面, 我感激的是第二次的見面並不是單獨碰面的, 我還以為他帶來的會是個女生。所以嘛, 在見面前的30分鐘我那不安份的心冷靜了很多。(笑) 然後又因為他帶來的朋友讓我有點不自在, 於是第二次的見面總算是平安渡過。
心裡就想說嘛, 果然三十歲的女人還是有應有的矜持的!
但話說回來, 也不知道是我太在意還是大家都有意無意為之, 我們都沒有向對方提及過自己的感情狀況或者問及對方的情況。這算是為了留點想像空間麼?
之後又一次的單獨見面, 好死不死的, 從閒聊中發現了不少共通點, 而且也真的叫人由衷說出「下? 你又係?」「喂我都係呀」「我明呀, 真係」的這種。相對第一次的衝擊, 雖然我是冷靜了很多的說(內心os: 是說小鮮肉過了一個月就不鮮了嗎?), 但我內心不禁想像, 如果我是單身的情況下遇到他, 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發展嗎?
------------------分隔------------------
我老說會分開的愛侶都有關係內部的問題, 沒有恩愛無比又沒有不滿的人有可能因為他人而放棄自己的愛人的, 要說的話就只有不夠愛或者對方沒有滿足到自己的期望。難道我沒有遇過其他不錯的人嗎? 只是只要我對身處的關係有足夠的滿意, 其他人我根本不屑一顧。以前我還走火入魔到一個相信出點小外遇是為了更好地延續自己身處的關係, 畢竟當時我明明在拍拖卻比單身更寂寞。現在回想起來嘛, 其實早在我感到寂寞的時候就該分了。
------------------分隔------------------
話說回頭, 在男友面前, 我十分選擇性地提起這個新認識的人。其實男生也是有第六感什麼的, 只是一般沒女性的那麼強而且具有指向性, 畢竟女性面對愛情裡的懷疑堪比福爾摩斯(笑)。但我想如果碰到面還是有點糟糕的... 每個人也有自己定義的一個安全社交距離(https://dictionary.apa.org/interpersonal-distance; 不是說COVID-19的那個喔), 亞洲人的文化以致這種距離對於普遍的亞洲人來說要比西方人要近一點。以一般香港人來說, 我對大部分只是認識的朋友也保持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也不是說有多遠, 但我的潛意識就是讓我不要跟大部分人走太近的說。
然而第一次見面我還是有意識他怎麼靠這樣近, 最後一次見面已經是我不小心發現距離近到他要明顯的低頭看著我說話!! 身高差沒有很多的人正常不怎麼需要仰/低頭去看對方以作出對話, 要明顯的低頭對話, 就是說其實已經在15cm內的距離吧... 我想男友看到有個男的離我這麼近, 應該會直接站到中間隔開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