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差不多十年的話題,死到了現在。
就像街角那間小鋪貼著『最後一天』,卻直到你大學畢業仍然屹立不倒。

有不少人都就此題作出過深入的研究,唱片公司的策略、人才缺乏,青黃不接、曲風單一,網上盜版以至全球化等。

愈挖愈多,愈看愈心灰
回想當年橫掃整個亞洲,連遠方的人民都為之瘋狂。而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孤兒,來探望的只有一群曾心動過的。

今天也讓我來說一下我認為的死因。從頭到尾,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聽眾。

一,
從來只有聽眾們一直在說香港樂壇已死,並到處宣揚。看看那些正在為樂壇爭取多一次輝煌時代的音樂人,他們會說這樣的話嗎?
『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不是靈堂上的橫幅,而是放在心裡的勵志銘。
可惜大部人都沒想到後面的意思。
二,
不知何時開始所有的聽眾的音樂知識一下子提升了,開始說起了曲調來,
即是 Chord progression,說廣東歌都是用同一調子複製過來的。

Chord progression 這個課題很深,深得令人花一輩子研究,但同時亦比背乘數表更容易。
說得這麼玄是因為音樂本來就是那麼玄妙。

複製?
結他上有6條弦一條弦有大概17格,也只有102個不同的音階。

而Chord(和弦)只有7個,加上半度有11個,再分高中低,再分大小調,最多也只有66個。
算上樂理的限制,前人的經驗,能用的又有多少個 Chord ?
『爬格仔』一次也用不到一首歌曲的時間,這少少的時間難道會省掉嗎?

再者,我想不到有那首歌曲不用這些 Chord ?

專業名詞用得對是專業,用錯了,就更顯無知。
說說詞,
有人說廣東歌總是情情愛愛,離離合合,很單一,
為什麼?因為愛之一字,用數百本書也難以寫透,何況是數百字。
感情是虛無飄渺的,愛更像一道清風。在虛無裏找住一道風,是多麼難的事。
即使找到了,體會了,又要怎麼去保存下來呢?
這麼嘔心瀝血的作品原來就只配被人賦予『單一』這個稱號。

再者,難道其他語言的歌會少一點情歌嗎 ?

聽眾們在鑑嘗曲詞都有一個共通點:在別人傾畫心思的作品上,總有地方給他人踐踏。

三,
我不知道這個算是潮流還是自卑的表現。
從某一天開始,小店開始被人注視,舊的東西被挖了出來。

人們以小眾為傲,冷門當精品。
世界大了,闊了,我們很容易找到一些以前沒有留意的事。

現在的音樂世界也大了,大得我已經分不清誰是誰。
有人喜歡在角落裏的小市區,有人喜歡在大城市中生活。
原本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誰知有一天,在小市區的市民開始對其他人不滿,認為他們不懂欣賞自己的獨特性。
然後其他的小市區又模仿著。
在大城市的人開始感到四面受敵,繼而為了得安全開始搬到小市區裏。

各個小市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注視,加強了他們的傲氣。
在面對大城市的市民時,更有睥視的態度。
在面對各方的指罵聲,大城市的市民開始失去了活力。

是因為自卑而要去打擊對手還是認真的鑑賞?

FROM: 曾經為廣東歌踏出過一步的我
(心血來潮之作)

#有like有續集
https://facebook.com/end.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end.talk.hy/
https://endtalkh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