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的:“每一個人都是天才”
只是我們常常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
那隻魚,將一輩子相信自己是個笨蛋!
在香港,不少學生就是那一條魚,那一條被人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的一條魚。
筆者已經體驗過十多年的香港教育體制–用分數來評斷一位學生能力之高低。最近,筆者做幼兒託管,主要工作是照顧放學後的小學生。第一日(星期二)上班,看見小二的學生功課數量驚人,平均約有5-8份。可能,現在的家長覺得5-8份只是普普通通的數量。然而,曾經作為小學生的我,星期一至四的功課數量約只有3-4份,星期五最多6份。現在小學生功課數量驚人,是現代教育體制所衍生。
現代教育體制以成績來評斷每位學生,迫使一個現象:由小學開始「谷」成績,為求入到理想中學,繼而大學。人生就美滿了。這是一個多麼殘酷的想法。為什麼?因為成績,學生要成為機器;因為成績,學生被迫放棄自己的興趣。現在,有家長已經迫自己孩子上形形色色的興趣班,使學生已經對興趣班的內容產生恐懼,不想再上。
中學生,會有中學已經由中一開始以成績分班,又再以成績、分數來評斷一位學生能力之高低。因此,「精英班」便出現了。高中生,為了應考文憑試,不少學生被迫暫時放棄課外活動,為求取得好成績入大學。
每位學生是獨特的,擁有不同興趣,思維不同。但現代教育體制,就以一致的標準評斷不同的學生,公平嗎?因此,不少學生就像被人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的一條魚。
現代教育體制應繼續保持嗎?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iva556/
希望大家會讚好以給我動力去寫更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