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有人說是古時祭祀"太乙神"所創的節日, 又有人說是東漢明帝因篤信佛教而創立之日子, 更有人把神話元素封神三山之說加之入內, 對節日塗上了神秘色彩...
不過, 凡我輩之流, 對於元宵這個節日, 最接受的說法, 應該只是一個屬於中國人的情人節吧了...!
今天筆者不在此談論節日之真正來歷起源,不過想藉此機會,來表揚一下我國古代先賢才子, 對元宵節的一些情懷.
隋煬帝的月影凝流水, 春風含夜梅, 展現了美麗月色底下的景致. 旛動黃金地, 鐘發琉璃台是真的黃金地?還是偽的琉璃台呢?
辛棄疾的青玉案我最是熟識, 每每看見燈火闌珊處, 我總是有驀然回首的衝動, 不過又總是看不見我想看見的人, 只有清風送下落葉的哀愁.
又見崔液的誰家見月能閑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很容易讓筆者看見了那人來人往, 歌舞昇平的長`安大街, 又溫馨又盛世的境象. 倒不像現在的尖沙咀, 銅鑼灣, 又吵又迫又煩人!
唐伯虎的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不就是表現了當代文人才子對少女的大膽情懷嗎…!?
藉元宵, 古代才子文人既能一舒文情才識, 又能直接向心儀的女性表白示愛. 不過最能令本公子響往的, 是他們的嘻笑調戲技巧, 直接得來又不猥瑣, 好玩得很!
對於區區, 還是生查子上文那四句寫得最好, 不過我更喜歡的, 卻是他後加之那四句, 既淒美, 又貼切...!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