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想到成功的人時,他們似乎都具有類似素質:外向、活潑和自信。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像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這樣安靜而又聰明的人,在云云善於交際的人中,真的變成毫不起眼嗎?

近日,我確實重新審視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個性。最近閱讀的讀物中,便解釋為何外向的性格成為社會主流,亦帶出比較不善於表達、容易對社交疲乏的內向特質,則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對成功人士的期待。觀乎香港,人們更喜歡說話者而不是行為者、老師請學生大聲說出來、父母想要善於交際的全能孩子、老闆鼓勵員工炫耀自己的技能。 現實中因應內向是貶義,往往只能調整自己變得更外向,不敢忠於自己內向的特質。

然而,透過剖析富人和名人的軼事,指安靜的人比起那些善於交際的人,同樣具有創造力和成功感。對此,我是認同的,而「民權運動之母」羅莎也是很好的例子。她因在巴士上拒絕讓座給白人而受人關注,相比馬丁路德金的激昂演講,她顯現是內向的人,但對他人的痛苦感受更為深刻,最終成功推動「抵制公車運動」,發揮她內向特質。

我們不但不能否定內向,反而應突顯內向的過人之處,有別於市面上普遍寫給外向者的自我成長書籍。近日的讀物中,能夠幫助內向者學習發揮自己的內向特質,如獨立作業的能力、專注力,及較能聽取他人意見。

通常,這些行業要求其員工重視網絡和團隊合作,而被動性被視為弱項。每個人都可以在「核心個人項目」的服務中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行為,這是他們的事。 的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因為在重要的喜劇演員中,他們很重要,因為他們與眾不同,他們都是私下里的教授;教授演講時充滿熱情,但在辦公室裡卻沉思。 在當今社會,通常促進多樣性和包容性: 打開任何教科書,您會發現我們教的是應尊重每個人,無論他們的年齡,性別,個性和背景如何。 對我來說,最大的教訓是我們應該對自由特質更加開放,更容易接受它們,並在必要時表現不佳。總而言之,當我對自己的性格和行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塑造和改變,相關讀物肯定會激發內向和外向的人。

下次當我們看到一個聲音柔和的人時,請記住他們的內心可能會有沉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