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西藏生死書》
作者:索甲仁波切
譯者:鄭振煌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四版3刷)
備註:20週年精裝修訂版,附DVD
***簡述
像一個謙卑長者的人生分享。由兒時接觸死亡的初體驗、成長過程中多次耳聞目睹不同修行人的瀕死經驗和死亡經過,到今時今日致力推廣「臨終關懷」服務的感悟。
若讀者不是佛教徒或是對佛教認識不深,可將此書當成工具書看待。雖則有不少篇章花在從佛教角度去解釋死亡意義和經過,但作者明顯有顧及非佛教徒的讀者,花了不少篇章從哲學、心理學角度解釋普羅大眾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因由及相應的處理方法。因此,縱使內容帶有宗教色彩,卻也不失理性思考的優勢。
為令更多人明白此書的特色,寫下此篇閱讀報告時,筆者將會盡量以「非佛教徒」、「普羅大眾」的角度去作出評論。
***「頭盔」宣言
筆者僅是個渺小凡人,沒能說自己對「生死」、「佛學」透徹了解或是有深入認識,純粹想在此分享自己對這些概念的看法,不代表佛學的立場。若大家有其他見解或認為筆者的說法需要被糾正,歡迎提出。
***讀後感—生命的無限
世人大多忌諱死亡,視之為禁忌話題,認為它會帶來悲傷和苦痛,不欲多提。「死亡」與「生存」截然不同,是兩個極端。人們會很努力去迎接每一個明天,但大家卻不會花太多心力去了解和反思死亡。
經驗告訴世人,死亡以後,肉身就會一動也不動,然後腐壞、消逝,再也不存在。每個活生生的人,包括朝夕相對的親人、青梅竹馬的知心好友,終要變成一副白骨,遭人遺忘。投射到自身,自己亦難逃這命中注定的結局。奮鬥一輩子,最終就是要成為一無所有的白骨?再也不能擁抱愛人、聽不見家人的歡聲笑語、沒能與好友吃喝玩樂…反正終歸難逃一死,我們何解要努力生存?可以不死嗎?
世人對死亡的恐懼,源於對生存的眷戀。這種眷戀,該是將「生」、「死」置在兩個極端的結果:「生」是一切的開始、「死」是一切的終結,然後沒有然後。若能將兩者都視作「生命循環」的一部份,不是開始,亦不是終結,自然而然能放下對「生」的眷戀和對「死」的恐懼。
讀者若即不是佛教徒或是不相信「輪迴」之說,倘加以留意身邊人事物之間的關係,勤加思考,絕不難發現「生命的無限」。生命的存在痕跡,不會只局限於物質的「有」或「無」。
例如,甲某死後,認識甲某的人都會記得甲某與其的相處點滴;甲某曾捐款一千元予某個慈善機構。該筆善款後來輾轉用於多個地方、各個階層的有需要人士。儘管受助人士不知甲某的真正身份,但甲某這個行為的確存在過,對他人產生影響,間接催生了更多事情;甲某寫了一部關於人工智能的科幻小說,拿去出版社印刷成書。看過該小說的人,或多或少會受到甲某的觀點所影響,繼而對人工智能這個課題生起更多感想…
舉出以上幾個生活化的例子,就是想講,肉體的死亡不代表生命的真正終結。生命的價值是可以從更多方面體現出來。
***讀後感—我可以是我,我可以不是我
若說:「我不會想得太遠大,只知自身的感受和利益。我就是害怕失去目前的一切人事物,害怕死亡!」人之常情。每個人對世界的感知皆源於「自我」。沒有「自我」,好比自身不存在。死亡,就是失去「自我」的最極端境況,不論精神上或物質上。
「自我」的界線很虛無、廣闊,難以用三言兩語去概述。筆者對它的理解仍然皮毛,平日多靠反思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去體驗「自我」和「自我」以外的人事物之間的關係。
例如,乙某為病榻上的女友熬了粥,滿心歡喜地端到她面前。豈料女友推說沒胃口,拒絕吃粥。乙某繼續遊說女友吃粥,說吃粥對身體恢復有大幫助。疲累的女友連番拒絕不果,因而動氣,一手撥翻了粥。乙某因而感到憤怒…大家試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評論事情,不難發現乙某與女友的反應和出發點皆有其合理原因。二人鬧翻僅因觀點與角度之不同:乙某認為女友糟塌了自己的苦心,女友認為乙某強人所難。
現將「自我」概念套在這個例子,以分析乙某的行為。乙某原意是好的,希望粥水可助女友早日痊癒。他只看到上述的一點,無視女友需要休息的意願。他單方面將自己認為的「好」強加在女友身上。女友的行為令他感到憤怒,並非因為女友的意願不合理,而是因為「他」的意願被拒絕:事情的發展並不合他心意。他預設女友必然會接受他的好意,高高興興地享受他親手熬的粥,一臉感激地向他道謝…乙某的憤怒純粹是情感上的一種自我防禦行為。這種防禦行為是為了保護內心最深處的「自我」,務求「自我」保持完整。
深究以後,不難發現生活上的不少負面情緒乃是因此產生。只要將一切的不如意歸咎於身邊的人事物,自身就不需要責上任何責任,不需作出任何改變,「自我」就會繼續處於最安全、最安樂的狀態。「自我」就是最喜歡這種狀態。有人稱呼這種狀態為「Comfort Zone」。
前述「世人對死亡的恐懼,源於對生存的眷戀」,現續說「對生存的眷戀,乃源於對自我的執念」。走出Comfort Zone,會是其中一個放下「自我」的好方法。每打垮一個Comfort Zone圍欄,「自我」的界限就會變得更寬鬆、遼闊。當打垮所有Comfort Zone圍欄時,「自我」就會變得很大,大得仿如無限,成為「大我」或「無我」。
「我」可以只把自己看成是一粒沙(自我),也可以把自己看成是構建世界的一個單位(大我/無我)。
當「我」選擇將自己看成「構建世界的一個單位」時,自然明白生死純粹是「生命循環」的某個環節,不足為懼。
***讀後感—生死由「我」不由天
人類經常標榜自己是高智慧生物,愛以理性和邏輯思維去規範自己。但情感終究是主人,無時無刻主宰人類的思言行。所以,相信以上兩大段讀後感僅能幫助大家整理思緒而已,未能根除各位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情感不是講道理的傢伙,難被純粹的理性完全說服。
《西藏生死書》與一般工具書的分別,在於字裡行間隱滲出來的動人感覺。筆者不知該怎樣將那種感覺簡潔地描述出來。慈悲、澄明、幽默、寬宏,讓人感受到滿滿的信心和淡然卻深刻的感動。聽來挺誇張,是嗎?筆者也沒想到會在一本工具書裡得到這種感動。
當中異常仔細的描述,成功在筆者的腦海裡塑造出轉生期間會遇到的人事物。有畫面,有情感,加上本身筆者的個人經歷,拼拼湊湊,成為眼角的串串淚。是因為筆者愛哭易哭嗎?不是吧。哈哈!該是個人心境的緣故。當人活到某個年紀、經歷人生的重大關口或是對世界一切產生疑惑時,不期然會反思自身的存在意義。
一切又回歸最初。為何而生?該如何活?活的盡頭是死亡?死亡是甚麼?死亡的意義何在?種種問題一再在無數人類心中重覆。
生命和死亡一樣,它的存在能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件大小事情上。日漸衰老的家人、伴侶朋友同事間的離離合合、花草的成長與枯萎、美味食物飲品經腸道消化後成糞成尿…每一次誕生與死亡都是「力量轉換」和「物質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意義在於它所帶來的影響,而非它的本身。家人的衰老讓人反思親情的重要性、人事的離合讓人察覺緣份的微妙、花草默默將生命的「成、住、壞、空」濃縮呈現在眾人眼前、飲食乃維持生命的最基本需求,但最終也是回歸大地的糞土一堆,有如人體…但,最要緊的是,「我」有察覺到生死所帶來的影響嗎?若察覺不了,「我」眼中的生死就會片面得可悲又可憐。
生死,可以是「有」,可以是「無」;可以是「苦」,可以是「樂」;可以是「過去」、「現在」、「未來」或「永續」…生死是甚麼?「我」認為生死是甚麼,生死就是甚麼。生死的意義,由「我」賦予。
換言之,探討生死課題,等同於探討自身的存在意義。
***小註
其實,筆者早已在去年年尾看畢《西藏生死書》,並生起推介此書的念頭,順道創立「閱讀報告系列」,以便繼續分享好書。落筆寫下此篇,實在不易。書中信息明確、脈絡清晰,惟若加以深思探討,實要耗費不少腦汁。因為在理性思考的同時,總會不自覺滲入情感。情理並行,相互衝擊,腦袋不自已發熱發麻。
寫寫寫,寫完此篇的時候,驚覺「閱讀報告系列」裡早已有三篇作品。哈哈哈!其實此篇才是系列的源起呢!
*****(完)
FB:https://www.facebook.com/天洛卡-1844883209067528/
短篇小說《異蟻想【修訂版】》(心理)
https://www.shikoto.com/i/Qxs
短篇小說《瑜不掩瑕》(心理/自我)
https://www.shikoto.com/i/N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