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人分不清工作和職業兩者間的分別。
只道工作是工作,有工資,所以要作事回饋。
而職業則高尚不少,專職人才,幹起一份專業上來,感覺無論成就、情操,統統全然兩回事。
可惜甚少有人懂得──或願意,將這「兩回事」拉攏結合在一起。
哪怕是影個印打隻字聽一下電話,看上平平無奇的作業,只要肯投入享受地作,總能從中尋獲到學習到意想不到的好處和新事物,增進細心、速度、溝通本領。
到時候,作業不僅為換取生計的維持,也能成為比同業人更稱職的專業人士。
相反,如一個不維護自身道德操守的專業者,縱銜頭掛著醫生、公職人員、經理......隨他擔任薪高厚職五十年,十年不進,品行都退步,何況半生?
心態技術還不如初生嬰兒般幼稚,可以自問高尚優等,可在他人眼中,難免就淪為笑話了。
人生永遠不要抽離兩個角色,一是好學生,二是好教授。
生命中每一幕都需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學習處事,學習待人,學習擴闊自己眼界思維,叫自己去看更多去理解更多,學習樂觀不放棄,學習將所有事看完一面,還要翻過去把另一面也看完,然後思考、分析、感受。
而所有學習時間,要用教授身份看待。
執著而認真地督促自己。
督促學習,督促成熟,督促堅固原則,督促尊重幫助別人,督促盡量不要傷害別的生命,督促靈魂避免墮落。
督促放鬆,督促休息,督促放開,督促愛自己,督促享受人生,督促病了要儘快看醫生,督促心懷開放,督促大膽去愛,督促有錯要承認、道歉和改過,督促去擁抱愛的人,督促委屈要哭快樂要笑,督促玩時要認真地玩,督促無悔也不製造遺憾。
督促,努力讓自己人生變得完整。
學生與教授 人生永遠不要抽離兩個角色,一是好學生,二是好教授。
藍嬰 (Blue M.)一個述故事的人
‧內容或含怪奇/詭異/暴力情節,單純想要愛情故事或流淚感動的敬請勿讀‧
熱門文章

自資出版的定義,就是由作者本人自行負擔出版書籍所需要的費用(及風險),分為紙書或電子書。我並沒有出版電子書籍的經驗,但以我為例,出版500本接近10萬字、共240頁的小說,就花了大約3萬多元。(想當年我也掙扎了很久很久.......)

//////

九十後去德福戲院看鐵甲萬能俠,MAZIN GO!

享受孤獨

或者曾經受過傷,都不自覺地學識保護自己
DSE 參考
作者最新文章
大自然,早已是最出色最奇妙最適合我們的「專用程式」。
曾經一段時間,電視上出現過一個膾炙人口的宣傳短片,短片內容並非創意非凡,亦非畫面華麗搶眼,能叫人牢牢印在腦海中的原因,大概就是播放次數頻密且硬銷得過白的正能量。
誰沒講過別人是非?
工作環境快樂,人生的光景暢快明媚順意得多。可惜......
人的承諾其實不算什麼。
相關文章

人性是一個永恆的謎題。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無數思想家都在探討一個終極問題: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矛盾與沖突?今天,讓我們從一個看似簡單的博弈理論出發,揭開這個困擾人類千年的謎題。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最終往往會偏離預期?為什麼一項為國為民的政策,卻演變成一場席捲所有人的悲劇?今天,讓我們透過明朝改稻為桑的歷史事件,來解密重大政策背後的人性糾葛。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道高達4.6公里的巨浪向你襲來,這種場景會是什麼樣子?這不是好萊塢災難片的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地球上的史前巨災。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揭開地球上最驚人海嘯的神秘面紗。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這個問題恐怕每個人都想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戰時期的德國,看看一個驚心動魄的暗殺計劃,如何因為短短13分鐘的時間差,與改變世界的機會擦肩而過。

"你相信一個生物能在千裡之外感知到海洋的存在嗎?" 1954年,一位名叫F.A.Brown的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實驗,這個實驗不僅顛覆了人們對生物認知的固有觀念,更揭示了生命的奧秘與韌性。
透過一起偶然相遇的故事,帶出理性與感性的碰撞,並思考情感在觀念世界與經驗世界中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