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自生而為人的一刻,意識中就產生了善與惡。年歲漸長,人們對萬千世界的認真逐漸加深,善惡的界限則會開始變得模糊,從此以後,無論上至社會名流,下至市井之徒,都沒有純善和純惡。
既然如此,人們對於他人非善即惡的道德判斷又是否正確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姑且把善定義為對於他人帶來正面的影響,試想像一個劫富濟貧的大盜,即使窮人等有需要的人會對他感激涕零,但是他卻又可以被稱為純善嗎?這當然是不能的,因為對於社會而言他這種行為帶來的是一種違反社會道德束縛的惡性後果。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善和仁並不是一定代表一個人的良知表現。人們進行道德審判前,應該先對事情的動機和方法(行為)做出清晰的理解,更不應該以非善即惡的心態對他人做出道德綁架之舉。世界並不是只有黑色和白色,中間有著五顏六色的地帶,也就是人類最為複雜的道德價值觀。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信息流變得越來越大。而現代人卻以此為途徑,對他人作出無謂的道德審判。近年來的網上經常出現「少年霸佔關愛坐」等新聞,而當事人隨即就被「鍵盤戰士」起底,肆意批評。這種可謂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他們可能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事情的本質。霸佔關愛坐的少年可能是身懷絕症,行動不便的?等等。而未了解清楚的人群,只透過來自網絡上的一知半解,就站在道德高地,對他人進行公審,這種非善即惡的心態並不可取的。
雖然人沒有純善和純惡,但是無可否認地,生而為人就應該有著追求善良的心。「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陽明大學古本序中對此就有著解釋:「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動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人心的本體是應該知道這善惡間的對立並且懂得把行善至德於社會上發揚光大。而當人們經過不斷的學習最終會做到為善去惡,最終就可以進入格物致知的境界。
由是觀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在世,則有著善惡兩面,而惡之一面總會在人們不經意或者是得意忘形之間露出來。而旁觀者則應該先了解事情的真正對錯,再給予他人改過的機會。而犯錯者也不應以得意忘形作藉口,怪罪他人,而是應該從中找出自己的業障,並以此為鑑,成為更好的人
政治家列寧說過:“聰明的人並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讓我們一同成為更好的人吧!
(大家如果有意看長篇小說,可以留意一下我的作者號,陌路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