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年在英國唸書的時候,因為親戚來英探望的原故,我特意走到倫敦熱情招待他們。那周正值冬天,我們逛過唐人街,到過西敏寺,把好些倫敦著名的景點都踏過一遍,又裝作有文化的觀賞過大英博物館。
就在那周的某個晚上,我們到了柯芬園市集。那裏有家著名的連鎖式茶店,專門賣茶葉,以我所知不設堂飲。那天晚上很冷,倫敦的溫度鮮有地比起北部的城市還要低幾度。我走進那家店內,急忙的想要拿起幾杯茶試飲,但求暖身。眼前放著一杯玫瑰茶,我明知道自己不喜歡花茶,但勉強地喝下。店員走近,我慌張的逃走另一桌。
第二桌茶几放著的是咖啡,我素來受胃痛和失眠所困,縱然天氣寒冷,亦不敢輕嚐。加上店員在身後一路跟隨,瞪眼獰笑,似是暗暗不滿我這個亞裔來搗亂,白白喝茶又不消費,我便急步快行。我走回店門正要動身離開的時候,才注意到門旁放著的一壺茶。壺上寫著的英文詞,我除了「芒果」和「綠茶」外就看不懂。隨意的拿起杯子,斟茶喝下,才驚覺這杯冷茶好喝得驚人。果味濃郁而清新,茶葉甜而不澀,是少數我喜歡的果茶。我驚喜地拿起手機來查字典,才得知此茶還有佛手柑和五彩斑斕的花瓣為材料。
於是我連忙把親戚拉了過來,讓他們全都試茶,又當機立斷的買了一盒小鐵罐回去。十五英鎊,又不是買來送人,對於大鄉里的窮學生來說,並不便宜。儘管如此,我在眾親戚的反對下還是掏荷包買了。
後來暑假,我回到香港,約了朋友到海洋公園遊玩。我再次想起了這杯冷茶,心想它必然是消暑佳品。於是前一晚我便提早泡好一大樽茶,放進雪櫃裏,等待明天帶出去,分冷茶給朋友喝。沒有品茶習慣的我,最後因為茶葉泡太耐而失手,第二天的茶喝起來相當苦澀。幸好茶苦亦不失果香,亦無阻這樽冷茶帶來消暑降溫之效。
時間匆匆過去,最後一年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我再次踏足倫敦這個地方。那天我和同學走到麗晶街的分店,我興致勃勃的想介紹此茶,卻駭然發現店裏放著的茶,居然是熱的燙手,味道陌生。於是我偷偷的獨自竄過人群,問店員此茶有冷泡的嗎?店員疑惑搖頭,經一輪解釋後,才驚知當天我所喝的冷茶,原來只是「一場誤會」——
那天我喝的茶,本來就是熱的。只是我偶然走到店裏的時候,茶已經放涼了,剛巧店鋪快要打烊,店員便不作換茶,而我便湊巧的喝到了一杯冷茶。
得知真相後,我便自覺愚昧羞愧,竟曾不知就裏的跟親戚朋友介紹這是冷茶。此後,我再沒有跟別人提起此茶,就連那天跟我去買茶的同學,亦未曾聽過這事。
今夜在香港的家裏,因哮喘間斷的發作幾夜,正想沖杯熱茶暖喉。我偶爾在廚櫃裏翻到這罐茶葉,才驚覺自己已經把它打入冷宮四年。那些我曾很憧憬的地方,現在在報紙上成了個笑話;那些我曾很喜歡的人和物,其實也不過是我認知上的一種錯誤。無論如何,茶葉還是無罪的,罪在於人的無知,以及時機所致的一場誤會。熱泡起來,別有一番味道,且能暖喉。
寫於2020年3月24日凌晨
作者instagram:siuje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