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裡,一對父子坐在長椅上,討論着各間大學的名字。

「爸爸,點解城市大學簡稱叫城大,用第一個字;但香港大學叫港大,用第二個字?」爸爸遲疑了一會,一時之間想不到答案,於是便試着按字面去念一次。

「我諗係好聽啲掛,如果叫市大,好似講間大學好屎咁;香大呢,就唔吉利囉!」他回答兒子,兒子聽後摸着頭髮,一副「師父明白了」的模樣。

「咁點解樹仁大學叫樹仁,教育大學啲人都仲係叫佢教院啊?」原來兒子還未放棄這話題,將之延伸到其他大學。
爸爸循着相同的思考模式,「如果樹仁叫樹大,咪會驚招風?至於教育大學叫教大嘅話,咁可能有人會問咁有冇較細。」

兒子似乎不太同意爸爸的解說,但他又不堅持追問,卻是再提出另一些大學的簡稱。

「浸會大學都幾得意,啲人鍾意浸大,冇人叫會大。」兒子喃喃自語的,爸爸在看着他,已經想不到對應的方法,就任由兒子發揮小宇宙吧。

兒子看到爸爸沒有接下去,自己仍然堅持,「嶺南大學就叫嶺大,如果叫南大就會當家啦,哈哈哈!」可能有其父必有其子,想不到兒子的思維也偏向了爛GAG一方。

爸爸輕輕拍着兒子的頭,這個可愛的兒子才十一二歲,卻對香港每間大學的名字及歷史興趣極深。有的小孩喜歡巴士,有的小孩喜歡打機,有的小孩喜歡從小談戀愛,而這個小孩卻古怪的喜歡大學的種種。

想必他一定在選心儀的大學了吧?兩父子身處的大學校園,是香港大學周亦卿樓對出的空地,那兒有着一尊代表六四的雕塑,就倚立在餐廳對開位置,不少內地交流團也會來到,在這個他們被隱藏的雕塑前,胡亂地拍照留影。

爸爸當然渴望兒子能夠進入港大,是香港第一的大學,哪個父母不想。然後,他試着詢問兒子:「如果要入港大,兒家就要好俾心機讀書架喇,你有冇信心先?」兒子呆滯了一會,突然又再說大學的簡稱來,無視父親的提問。

「仲有理工大學、中文大學同科技大學啊!啲人好少叫理大,通常叫POLY,佢全名叫Polytechnic,但十個九個都唔會讀出嚟,香港人真係好懶!」兒子一副專家的模樣,但父親卻仍舊希望兒子的志願是否要考入港大。

「係喎,中大有個專屬火車站叫大學站添,都幾威架!」父親才想起中文大學亦不錯,若兒子入不了港大,能夠入讀中大也好,而且還更接近住家。

「港大夠有個站啦,之前都爭取過叫大學站,後尾好似唔成功。」兒子又一臉正經的討論着大學車站的事,又談起港大,令爸爸心大心細。

「其實科大都好,唔會叫技大咁難聽。」兒子還是回到大學簡稱的話題。
然後他走進餐廳去,坐下來,用自助點餐機點了一份下午茶。爸爸也跟着進去,沒有點餐,只是坐下來,幻想兒子未來在港大畢業時,穿着畢業袍拍照的畫面。

不過,到兒子長大到適齡進大學之時,可能港大變了香大,城大變了市大,科大變了技大,樹大亦可招風,南大真的當家了,然後教大不會教細,浸大還是浸大,理大已沒有人念POLY,中大還是否能保留在大學站裡,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兩父子同處大學校園裡,爸爸刻意帶兒子到港大感受最高學府的氛圍,兒子就淡定地討論着大學簡稱的事。爸爸想得入神之時,兒子卻在喝着凍檸茶,咬一口雞翼,畫面就如各間大學之間的競爭那樣,既無形,又有形。